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、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,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主题论坛“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”中发言。主办方供图
龚克认为,当前,韧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要求和愿景。“进入21世纪以来,韧性理论从生态学、工程学、心理学领域逐步延展到城市治理领域。”
在他看来,韧性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思路。“它正视困难、风险、冲击、变化,以适应力、恢复力应对之,使系统损失减少到可承受、使运行不失稳、发展不逆转。”
龚克举例指出,韧性的基础设施是韧性城市的基础,AI在提高基础设施韧性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。“比如AI可以快速、精准地帮助发现地下送水管网的泄露,以实施快速修复。又比如,AI可以及时、准确预测城市用水需求,帮助实现适时适量的供水。再如,AI可以及早、准确地预报特定灾害,帮助实现预防和减损。”
“这些例子告诉我们,AI助力韧性发展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,数据是AI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,数据的及时、准确、全面对于AI助力韧性发展至关重要。”龚克坦言,因此,物联网的发展、多源数据的融合、数据的无偏化处理等等,特别是相关知识与数据的结合,以及降低算法对于数据规模、质量的依赖性,成为AI助力韧性发展的技术趋势。
龚克表示,“就技术赋能而言,人工智能与韧性治理的关系,包括人工智能作为治理工具和人工智能作为治理对象两方面。我认为,两者统一于人工智能在韧性治理中负责任地、符合伦理地、依法和适度地应用。”
他指出,如果AI要赋能韧性治理,就需要自身增能,增强透明度、可解释性、可靠性、鲁棒性,自身要能抗干扰、抗攻击等,让其自身成为有韧性的AI。“如果AI自身很脆弱,容易被攻击、受干扰,它非但不能助力韧性治理,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。”
同时,龚克强调,AI在用于韧性治理上,要做到依法和适度。
“就技术赋权来讲,特别强调赋权必须是依法的,要防止技术异化为权力。”他认为,AI系统作为治理工具时应能针对具体应用主体和场景,识别法律赋予的权力边界,并在任何情况下,保证包容、公平、无歧视,保证不伤害,保证人类的监督和决定权。(完)
明说文娱丨张光北演技何以深入人心?一个细节找到答案****** 《那山那海》以福建省宁德地区为背景,讲述了各族人民在国家的领导和号召下,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故事。宁德地处山区,交通不便,当地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,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国家精心规划了因地制宜、创新扶贫等多种方案,宁德当地的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号召,大家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终于摆脱了贫困,走上了小康之路。 剧中,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光北饰演陈越校长,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带头人。播出后,张光北的演技受到观众的好评。而与张光北饰演对手戏的演员白玉,谈到张光北的演技时,感叹“老演员就是老演员”。白玉坦言,在与老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,从道具的设计到细节的处理,看到了太多闪光点。“这些都是剧本上看不到的,老演员为什么能够恰到好处表现出来,关键在于他们带着深入生活领悟到的真情实感投入创作。”这种扎实的创作,对于青年演员从事文艺工作有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。(王恩慧 董腾飞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天下彩票地图 |